当前位置: 首页>投资者园地>投资者保护>证券交易知识>深港通

“深港通”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上)

        分享到:
作者:中国经济报告  |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  日期:2016-10-26
中国经济报告 2016-10-25“深港通”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上)

【“深港通”开通在即,其对A股市场的预期作用远远大于资金面的影响】

□何诚颖

日前“深港通” 启动实施。就内地与香港的二级股票市场而言,两年前沪港通的开启标志着两地互联互通战略迈出第一步,如今深港通的落地不仅可以视为沪港通的升级版,同时也宣告着这种全新的资本市场双向跨境资金流通模式在实践层面上的成功。至此,两地的二级市场“股票通”战略布局已基本完成。

总体来看,深港通的具体方案设计存在超预期的成分,作为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升级版,深港通投资额度和标的范围的扩展说明A股国际化、市场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而随着海外投资者权重的逐步提升,将引导A股市场逐步向成熟市场迈进。

新规下深港通的变化

1.取消总额度限制,保留每日额度限制。总额度限制取消是一个重大进步(沪港通的总额度亦已即时取消)。虽然目前总额度还有剩余,但对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海外机构投资者)来说,总额度限制始终是制约他们投资内地股票市场的一大顾虑。从长期来看,取消总额度限制可以鼓励更多海外机构投资者参与深港通和沪港通。

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与沪港通下港股通的每日额度相同。由于内地投资者既可以使用沪港通投资香港股票,也可以通过深港通投资香港股票,深港通的推出实际意味着将现有的港股通每日额度扩容一倍。深港通保留每日额度限制,主要是出于审慎风险管理的考虑。虽然从沪港通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很少有每日额度用罄的情况,设置此限制似乎有些过虑,但在设计这个机制的时候必须从全域考虑,每日额度限制有点像减速器,其作用主要是在资金流动过于猛烈的时候给市场一个缓冲,稳定一下节奏。

2.增加创业板标的,覆盖更广泛。深港通《联合公告》规定股票范围为市值6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深证成份指数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深港通下的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份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市值50亿元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深港通下的深股通涵盖了大约880只深圳市场的股票,其中包括约200只来自深圳创业板的高科技、高成长股票,与沪股通投资标的形成良好互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涵盖约417只港股,比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新增了近100只小盘股(包括恒生小盘股指数成份股及深市A股对应的H股)。投资标的扩容,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3.未来还将引入交易所买卖基金。除了现有股票,深港通未来还将纳入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深港通与沪港通采用同样的模式,这一模式最大的特色是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换取了最大的市场成效。通过这一模式,两地投资者都可以尽量沿用自身市场的交易习惯投资对方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进出对方市场,但跨境资金流动又十分可控,不会引发资金大进大出,最大幅度地实现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为两地市场创造了共赢机会。

深港通落地的市场影响

1.短期影响:带来增量资金但十分有限。根据沪港通经验,沪股通总额度3000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约1%;而从实际使用比例来看,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后,投资额在连续增长半年后进入平稳期,累计已用额度长期落入1000-1500亿区间。2015年牛市期间北向资金稍有增加,使用额度最高为1720亿元,也仅占总额度的57%。从日均使用额度看,沪股通日均使用额度为5.8亿元,占比不及总量的0.5%。整体看来,香港市场对沪股的投资尚不存在额度不足的情况。

另外,深港通开放市值6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深证成份指数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虽然深市有优质投资标的,但由于香港投资者偏好大市值股,也导致港市中小型股流动性相对较差。从港资在沪市的投资偏好分析来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香港投资者更青睐的是沪股通中估值合理、市值大、风险小、业绩和成长性确定的龙头或蓝筹股,这与估值整体较高的深股有一定出入。

“深港通”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上)

因此,从短期来看,深港通的开通虽然会受到市场关注,其有利影响可能会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和博弈机会,但是,由于南北向资金流动规模较小,短期的资金流动难以对深市或是深港通覆盖标的造成大的影响,市场人士更重要的还是要关注市场本身的走势以及市场当期的整体风险-收益比。

2.中长期影响: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倒逼A股市场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在针对机构投资者的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开展10周年后,沪港通允许个人投资者购买港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港币与人民币的资金可兑换和互通,突破了自然人可兑换外币的限制。

倒逼A股市场改革,吸引海外资金流入。中国证券交易所从1990年才开始正式运营,整个市场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性,诸如市场制度、交易机制、退市机制、监管体系等尚未与国际完全接轨。深港通的实施将促使两地市场相互竞争和学习,最终倒逼内地市场建设。

市场风格回归价值投资,公司治理机制国际化。随着内地金融市场逐渐国际化以及海外资金的不断流入,企业估值体系不断修复,市场投资风格或将逐渐回归价值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的持续性以及分红制度等将日益重要。相应地,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劣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倒逼公司治理机制改革。

(作者为国信证券发展研究部总经理)